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应对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办法的通知

时间:2024-07-07 06:21:18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023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应对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办法的通知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应对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办法的通知

晋政办发〔2011〕3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山西省应对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一年一月六日



山西省应对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最大限度减少遭受地震灾害的人员生命财产损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山西省防震减灾条例》和《山西省地震应急救援规定》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应急救援队是指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各单位和各企业专(兼)职的应急、救援、抢险、抢修、救护、医疗、防疫、通信等各类队伍。 本办法所称调用是指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抗震救灾指挥部调动使用各部门、各单位、各企业的应急救援队。

  本办法所称应急救援是指应对地震灾害的抢救、抢修、抢通、防控和消除危害等应急行动。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依法组建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队。 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本级政府的地震应急预案中职责分工,依法组建具有本部门、本单位专业特色的应急救援队。

  各企业要依法组建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专职或兼职抢险、抢修、救护、救援等应急救援队伍。

  各应急救援队的主管人民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要为其配齐救援装备、设备;在培训、训练、演练中要增加有关地震抢险救援的方法和技能,做到“一队多用,一专多能”;要为队员购买人身保险。

  第四条 各部门、各单位、各企业要将各自应急救援队的基本情况、专长、抢险救援能力、队伍名称、队伍所在地址和通信联络等信息报送本级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

  各市、县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要及时汇总本行政区应急救援队伍数据和信息,并报送上一级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

  每年12月10日前,各应急救援队要向本级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报送本年度变化情况;以确保各级抗震救灾指挥部随时掌握各队的真实、准确信息。

  第五条 为应对地震灾害紧急调用各应急救援队伍,参加本省或支援外省地震应急救援和抗震救灾工作。

  (一)当本省发生5.5-5.9级地震灾害后,灾区的市辖区内各应急救援队伍要迅速做好参与救援准备;按照本市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的调用命令,立即赶赴灾区现场,开展地震应急救援行动。

  根据灾情和救援工作需要,省抗震救灾指挥部调用有关应急救援队进行支援。

  (二)当本省发生6-6.9级地震灾害或邻省发生地震致使我省遭受破坏时,灾区的各应急救援队要立即全力投入抢险救援行动;按照边行动、边报告的原则,向本级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本队出动力量和所在的抢险救援现场情况。 灾区以外的省内各应急救援队要迅速作好参与救援准备;在接到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的调用命令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各企业要立即派出应急救援队迅速赶赴地震灾区。

  (三)当本省发生7级以上地震灾害后,全省各应急救援队应立即赶赴灾区,按照先行动、后报告的原则,报本级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和各自主管部门、单位;各市、县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要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本行政区出动的救援力量和救援能力。

  灾区的各应急救援队立即就近开展应急救援行动;灾区以外的各应急救援队根据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命令和部署,开展应急救援行动。

  (四)当省外发生7级以上地震灾害后,全省各应急救援队立即做好参与救援准备;根据省人民政府的派遣命令,实施支援行动;到达灾区后服从国务院抗震救灾现场指挥部统一领导和指挥,并服从灾区省级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管理。

  第六条 到达地震灾区的各应急救援队,要向负责处置本次地震灾害事件的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到,领受任务,服从其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并服从应急救援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管理。

  应急救援应坚持“救人第一、安全救援、科学救援”的原则。对次生灾害应先采取控制措施,防止蔓延扩大,并尽快消除危害;尽快抢修、抢通各种生命线设施及设备功能,确保畅通。

  第七条 当完成一个场点的应急救援任务后,应急救援队要向原下达任务的抗震救灾指挥部和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如有新的命令或任务,要尽快转场实施应急救援。

  各应急救援队完成在地震灾区所承担的应急救援任务后,要向负责处置本次地震灾害事件的和原派出的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申请撤离,批准后,方可撤回。

  第八条 参加5.5-5.9级地震灾害应急救援的应急救援队,要携带3天以上的生活必需品;参加6.0-6.9级地震灾害应急救援的应急救援队,要携带5天以上的生活必需品;参加7级以上地震灾害抢险救援的应急救援队,要携带10天以上的生活必需品。

  灾区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要负责各应急救援队的后勤保障。

  第九条 交通部门应调集车辆协助运送应急救援队伍和装备、物资;开启抗震救灾绿色通道;准许执行地震应急救援任务的车辆在收费公路上免费通行。

  公安交管部门应允许并协助执行地震应急救援任务的车辆优先通行。

  各应急救援队在实施应急救援需要当地协助时,当地政府、公安部门和有关部门、单位要积极协助、支持和配合;根据应急救援行动的需要,可请求当地政府征用必需的物资、装备、大型工程机具和占用场地,使用完毕及时归还;若有损坏、灭失、损毁的,应及时告知当地人民政府。灾后由当地人民政府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赔偿或补偿。

  第十条 各应急救援队撤回后,要及时总结本次应急救援行动的经验教训并写出书面总结报告,提出奖惩建议,报原下达调用命令的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

  若参加抢险救援的队员有致残或伤亡的,属于公职人员的由本部门、本单位按规定给予优待、抚恤;属企业人员的报企业驻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给予优待、抚恤。

  第十一条 各应急救援队参加地震应急救援行动所开支的费用,先由本部门、本单位、本企业垫支。待救援行动结束后,对所有开支和装备、设备的损耗情况进行统计,列出财务支出报表;报本级人民政府或下达调用命令的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批准,从抗震救灾专项经费中予以列支,并拨付修复与补充购置装备、设备的费用。

  第十二条 当本省发生5.5级以上地震灾害后,灾区的驻军部队应边行动、边报告上级主管机关和本地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本省境内非灾区的解放军、武警、预备役等部队应立即作好应急救援准备,当接到省人民政府的请求,立即组织部队赶赴灾区实施应急救援。

  解放军、武警、预备役部队在灾区应服从负责处置本次地震灾害事件的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现场指挥部的领导和指挥;服从应急救援现场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管理,并由该指挥部负责部队后勤保障。

  第十三条 本办法从发布之日起实施。各市、县人民政府可参照本办法,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1年1月7日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


(1988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和国务委员宋平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决定原则批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附: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根据政府机构改革要建立一个符合现代化管理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功能齐全、结构合理、 运转协调、 灵活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的长远目标,以及党政分开、政企分开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今后五年改革的目标是,转变职能,精干机构、精简人员,提高行政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逐步理顺政府同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的关系、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央政府同地方政府的关系。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基本要求是:减少政府机构直接干预企业经营活动的职能,增强宏观调控职能,初步改变机构设置不合理和行政效率低下的状况。这个改革方案,适当裁减一些专业管理部门,完善或新建一些综合和行业管理机构。具体变动情况如下:
  一、拟撤销的部、委12个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委员会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人事部
  4.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
  5.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工业部
  6.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工业部
  7.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
  8.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部
  9.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
  12.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
  二、新组建的部、委9个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
  4.中华人民共和国物资部
  5.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
  6.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7.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航天工业部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9.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
  三、保留的部、委、行、署32个
  1.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部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部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1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工业部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
  17.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
  18.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工业部
  19.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20.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21.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
  2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23.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
  24.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
  25.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经济贸易部
  26.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27.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
  28.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
  3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
  31.中国人民银行
  32.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
  四、转为事业单位的1个
  新华通讯社
  五、改革后的国务院组成部委41个
  1.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9.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部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14.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15.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
  20.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2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22.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
  23.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航天工业部
  24.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工业部
  25.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
  26.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
  27.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工业部
  28.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
  2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30.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31.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
  32.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
  33.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经济贸易部
  34.中华人民共和国物资部
  3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36.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
  3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3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
  3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
  40.中国人民银行
  41.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


国家医药管理局关于执行国务院《外国记者和外国常驻新闻机构管理条例》实施办法

国家医药管理局


国家医药管理局关于执行国务院《外国记者和外国常驻新闻机构管理条例》实施办法

1990年6月19日,国家医药管理局

一、为执行国务院发布的《外国记者和常驻新闻机构管理条例》及其他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二、国家医药管理局接待的国外代表团随行记者、专业记者,来华采访局组织的国际会议、多边活动,以及其他重大活动的外国记者,由局外事司办理审核、报批、邀请事宜。
三、驻京外国常驻记者采访国家医药管理局领导人或各单位(局机关各司室、各直属单位),应通过局外事司提出申请,并经外事司及政策法规司审核同意。
其他部门接待的外国短期采访记者来本局有关单位采访事宜,按前款规定办理。
四、来访的新闻记者应由接待单位或局外事司专人陪同负责接待,并做好采访记录。
五、本局各单位在接受采访前,要查验采访者证件,外国常驻记者凭外交部新闻司发的“外国记者证”,短期采访记者凭接待单位或外事部门的通知方可进行采访。
六、本局各单位接受外国记者采访,对其合理采访要求,应根据需要和可能尽量予以满足,对其不合理要求,应要婉言谢绝。反对只顾经济利益而不顾政治影响的倾向。
七、本局任何单位和公职人员不得接受外国记者的国际长途电话采访。除局授权单位的指定人员外,也不接受在华记者的电话采访。
八、本局各接待单位,要加强检查、监督、切实防止外国记者或其他外国人进行非法采访活动。要及时制止非法采访活动,并将情况及时报告公安、外事部门。
九、对违反我国法律、法规和“外国记者和外国常驻新闻机构管理条例”的外国记者,要及时妥善处理。如系外国常驻记者,报请外交部新闻司处理,如系外国短期采访记者由接待单位商外事部门,视情节处以警告,停止其业务或活动,或报请公安部门处理。
十、为维护社会安定,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各单位要互相协作,密切配合,严格遵守外事纪律和保密法规,及时与局外事司通报情况。
十一、港澳台记者不同于外国记者,但也按本办法精神加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