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确定军队转业干部工资待遇问题的通知

时间:2024-06-18 00:17:33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965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确定军队转业干部工资待遇问题的通知

国务院 中央军委


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确定军队转业干部工资待遇问题的通知
国务院、中央军委



军队和地方机关、事业单位自1993年10月1日起已实行新的工资制度。为此,现将确定1993年10月1日以后批准转业到地方工作的军队干部工资待遇的办法通知如下:
一、分配到机关的军队转业干部,其职务工资按照本人原军队职务(技术等级)工资80%的数额就近套入机关对应职务的工资档次(达到或超过半个*档差的套入上一档次,低于半个档差的套入下一档次),但套入后的职务工资档次最多不超过机关同等条件人员的4个档次,超过部? 植挥璞A簟7驳陀诨囟杂χ拔褡畹椭拔窆ぷ实荡蔚模兹胱畹椭拔窆ぷ实荡危淮锏交虺囟杂χ拔褡罡咧拔窆ぷ实荡蔚模兹胱罡咧拔窆ぷ实荡危叱霾糠植挥璞A簟F浼侗鸸ぷ矢荼救嗽诰又拔窈途洌ê诘胤焦ぷ鞯氖奔洌凑铡豆裨喊旃赜谟》⒒亍⑹乱
档ノ还ぷ手贫雀母锶鍪凳┌旆ǖ耐ㄖ罚ü旆ⅰ玻保梗梗场常福岛牛┑挠泄毓娑ㄈ范ǎ黄浠」ぷ屎凸ち涔ぷ拾凑铡豆裨汗赜诨睾褪乱档ノ还ぷ魅嗽惫ぷ手贫雀母镂侍獾耐ㄖ罚üⅰ玻保梗梗场常罚购牛┑挠泄毓娑ㄖ葱小? 二、分配到事业单位的军队转业干部,其工资的固定部分按照分配到机关的同等条件军队转业干部基本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四项之和)70%的数额,就近就高套入所在单位对应专业技术职务工资或职员职务工资档次;其津贴部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三、分配到企业的军队转业干部,其工资按照本人原在军队职务(技术等级)工资、军衔(文职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和军龄工资四项之和80%的数额,就近就高套入所在企业相当职务的工资标准(不含奖金和各种补贴)。
四、军队转业干部的津贴、补贴、奖金及其他生活福利待遇,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五、1993年9月30日以前批准转业尚未离队的干部,由于未参加1993年军队工资改革,在1993年10月1日以后转业时,其工资待遇仍按照1993年9月30日前军队转业干部工资套改的规定执行。
六、确定军队转业干部工资待遇,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必须按照本通知的规定认真落实。同时要注意做好军队转业干部特别是先期转业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使他们顾全大局,为国家的改革、发展、稳定做出积极的贡献。

附件1:军职以下军官、文职干部工资标准表

--------------------------------------------
| 职务(专业技术)等级 | 职 务 工 资
|--------------|----------------------------
| |专业技| | | | | | | | |
|军事、|术军官| | | | | | | | |
|政治后|、专业| 非专业技术|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勤军官|技术文| 文职干部 | 档 | 档 | 档 | 档 | 档 | 档 | 档 |
| |职干部| | | | | | | | |
|---|---|------|---|---|---|---|---|---|---|
|正军职|四 级|按正军职待遇|382|404|428|452|476|500|526|
|---|---|------|---|---|---|---|---|---|---|
|副军职|五 级|按副军职待遇|338|360|382|404|428|452|476|
|---|---|------|---|---|---|---|---|---|---|
|正师职|六 级| 正 局 级|296|316|338|360|382|404|428|
|---|---|------|---|---|---|---|---|---|---|
|副师职|七 级| 副 局 级|256|276|296|316|338|360|382|
|---|---|------|---|---|---|---|---|---|---|
|正团职|八 级| 正 处 级|220|236|256|276|296|316|338|
|---|---|------|---|---|---|---|---|---|---|
|副团职|九 级| 副 处 级|192|204|220|236|256|276|296|
|---|---|------|---|---|---|---|---|---|---|
|正营职|十 级| 正 科 级|170|180|192|204|220|236|256|
|---|---|------|---|---|---|---|---|---|---|
|副营职|十一级| 副 科 级|152|160|170|180|192|204|220|
|---|---|------|---|---|---|---|---|---|---|
|正连职|十二级| 一级科员 |136|144|152|160|170|180|192|
|---|---|------|---|---|---|---|---|---|---|
|副连职|十三级| 二级科员 |124|130|136|144|152|160|170|
|---|---|------|---|---|---|---|---|---|---|
|排 职|十四级| 办 事 员|112|118|124|130|136|144|152|
|-------------------------------------------
| 说明:表中职务等级对应关系,仅限执行工资标准,不涉及其他待遇。
--------------------------------------------

单位:元/月
----------------------------------
| |军衔(级别)工资 | | | | |
-----------| |---------| |基础| |军龄|
八 | 九 | 十 | | | | | |工资| |工资|
档 | 档 | 档 | |军衔|级别|基本 | | | | |
| | | | | |标准 | | | | |
-----------|-|--|--|---|-|--|-|--|
552|578| | |少将|2级|375| | | | |
---|---|---| |--|--|---| | | | |
500|526|552| |大校|3级|315| | | | |
---|---|---| |--|--|---| | | | |
452|476|500| |上校|4级|255| | | |每 |
---|---|---| |--|--|---| | | |服 |
404|428|452| |中校|5级|195| | | |现 |
---|---|---| |--|--|---| | | |役 |
360|382|404| |少校|6级|135| | | |一 |
---|---|---| |--|--|---| | | |年 |
316|338|360| |上尉|7级|105| |90| |按 |
---|---|---| |--|--|---| | | |一 |
276|296| | |中尉|8级| 80| | | |元 |
---|---|---| |--|--|---| | | |计 |
236|256| | |少尉|9级| 60| | | |发 |
---|---|---| |--|--|---| | | | |
204| | | | | | | | | | |
---|---|---| |--|--|---| | | | |
180| | | | | | | | | | |
---|---|---| |--|--|---| | | | |
160| | | | | | | | | | |
---------------------------------|

----------------------------------
注:本表摘自中央军委〔1993〕13号文件;总参谋部、总政治部、
总后勤部〔1993〕后联字4号文件规定,军衔工资依据本人现军衔进入基
本标准,从衔龄的第二个自然年度起,按照年增资标准(将官15元、校官1
0元、尉官5元)确定军衔工资。

附件2:职务级别工资制工资标准表

单位:元/月
----------------------------------------------------
|标 档| 职 务 工 资 | 级别工资 | | |
| 准 次|-------------------------------|-------|基础|工龄|
|职务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级别|工资标准|工资|工资|
|----|---|---|---|---|---|---|---|---|--|----|--|--|
| 主席 | | | | | | | | | | | | |
| 副主席|480|555|630| | | | | |一 |470 |90| |
| 总理 | | | | | | | | |--|----|--|每 |
|----|---|---|---|---|---|---|---|---|二 |425 |90|工 |
| 副主席| | | | | | | | | | | |作 |
|国务委员|400|460|520|580| | | | |--|----|--|一 |
|----|---|---|---|---|---|---|---|---|三 |382 |90|年 |
| 部长 | | | | | | | | |--|----|--|按 |
| 省长 |330|380|430|480|530| | | |四 |340 |90|一 |
|----|---|---|---|---|---|---|---|---|--|----|--|元 |
| 副部长| | | | | | | | |五 |298 |90|发 |
| 副省长|270|315|360|405|450| | | | | | | |
|----|---|---|---|---|---|---|---|---|--|----|--|给 |
| 司长 | | | | | | | | | | | | |
|厅、局长|215|255|295|335|375|415| | |六 |263 |90| |
----------------------------------------------------

---------------------------------------
|标 档| 职 务 工 资 |
| 准 次|-------------------------------|
|职务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 副司长 | | | | | | | | |
|副厅、局长|175|210|245|280|315|350| | |
|-----|---|---|---|---|---|---|---|---|
| 处 长 | | | | | | | | |
| 县 长 |144|174|204|234|264|294| | |
|-----|---|---|---|---|---|---|---|---|
| 副处长 | | | | | | | | |
| 副县长 |118|143|168|193|218|243| | |
|-----|---|---|---|---|---|---|---|---|
| 科 长 | | | | | | | | |
|主任科员 |96 |116|136|156|176|196|216| |
|-----|---|---|---|---|---|---|---|---|
| 副科长 | | | | | | | | |
|副主任科员|79 |94 |109|124|139|154|169| |
|-----|---|---|---|---|---|---|---|---|
| 科 员 |63 |75 |87 |99 |111|123|135|147|
|-----|---|---|---|---|---|---|---|---|
| 办事员 |50 |60 |70 |80 |90 |100|110|120|
---------------------------------------

--------------
级别工资 | | |
-------|基础|工龄|
级别|工资标准|工资|工资|
--|----|--|--|
| | | |
七 |228 |90| |
--|----|--| |
八 |193 |90| |
--|----|--|每 |
九 |164 |90|工 |
--|----|--|作 |
十 |135 |90|一 |
--|----|--|年 |
十一|111 |90|按 |
--|----|--|一 |
十二|92 |90|元 |
--|----|--|发 |
十三|77 |90|给 |
--|----|--| |
十四|65 |90| |
--|----|--| |
十五|55 |90| |
--------------
注:本表摘自国务院国发〔1993〕79号文件。

附件3:级别确定表

---------------------------------------------
| 正 |工作年限| | | | | |
| 部 |----|-----|------|-------|------|------|
| 级 | 级别 | | | | | |
|---|----|-----|------|-------|------|------|
| 副 |工作年限| | | | | |
| 部 |----|-----|------|-------|------|------|
| 级 | 级别 | | | | | |
|---|----|-----|------|-------|------|------|
|正司 |工作年限| | | | |30年以下 |
|(厅)|----|-----|------|-------|------|------|
| 级 | 级别 | | | | | 七 |
|---|----|-----|------|-------|------|------|
|副司 |工作年限| | | | |30年以下 |
|(厅)|----|-----|------|-------|------|------|
| 级 | 级别 | | | | | 八 |
|---|----|-----|------|-------|------|------|
| 正 |工作年限| | | |25年以下 |26-30年|
| 处 |----|-----|------|-------|------|------|
| 级 | 级别 | | | | 十 | 九 |
|---|----|-----|------|-------|------|------|
| 副 |工作年限| | | 20年以下 |21-25年|26-30年|
| 处 |----|-----|------|-------|------|------|
| 级 | 级别 | | | 十一 | 十 | 九 |
|---|----|-----|------|-------|------|------|
| 正 |工作年限| | | 20年以下 |21-25年|26-30年|
| 科 |----|-----|------|-------|------|------|
| 级 | 级别 | | | 十二 | 十一 | 十 |
|---|----|-----|------|-------|------|------|
| 副 |工作年限| | | 20年以下 |21-25年|26-30年|
| 科 |----|-----|------|-------|------|------|
| 级 | 级别 | | | 十三 | 十二 | 十一 |
|---|----|-----|------|-------|------|------|
| 科 |工作年限| |15年以下 | 16-20年|21-25年|26-30年|
| |----|-----|------|-------|------|------|
| 员 | 级别 | | 十四 | 十三 | 十二 | 十一 |
|---|----|-----|------|-------|------|------|
| 办 |工作年限|10年以下|11-15年| 16-20年|21-25年|26-30年|
| 事 |----|-----|------|-------|------|------|
| 员 | 级别 | 十五 | 十四 | 十三 | 十二 | 十一 |
---------------------------------------------

-------------
40年以下 |41年以上|
------|-----|
四 | 三 |
------|-----|
35年以下 |36年以上|
------|-----|
五 | 四 |
------|-----|
31-35年|36年以上|
------|-----|
六 | 五 |
------|-----|
31-35年|36年以上|
------|-----|
七 | 六 |
------|-----|
31-35年|36年以上|
------|-----|
八 | 七 |
------|-----|
31年以上 | |
------|-----|
八 | |
------|-----|
31年以上 | |
------|-----|
九 | |
------|-----|
31-35年|36年以上|
------|-----|
十 | 九 |
------|-----|
31-35年|36年以上|
------|-----|
十 | 九 |
------|-----|
31年以上 | |
------|-----|
十 | |
-------------
注:本表摘自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1993〕85号文件。



1995年7月7日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体委关于保护1996年哈尔滨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名称、会徽、吉祥物标志的通知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体委关于保护1996年哈尔滨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名称、会徽、吉祥物标志的通知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体育运动委员会:
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以下简称第三届亚冬会)将于1996年在我国哈尔滨举行。为加强对第三届亚冬会名称,会徽及吉祥物标志的使用管理,现通知如下:
一、第三届亚冬会的名称(包括简称、缩写,下同)、会徽、吉祥物标志(含分项目标志)的专用权,由第三届亚冬会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组委会)享有。除新闻宣传外,凡需使用上述名称、会徽、吉祥物标志的单位或个人,均应向组委会或其委托的代理机构提出申请,经组委会批
准并取得《标志使用许可证》后,方可使用。未取得《标志使用许可证》者,不得使用。
二、《标志使用许可证》不得转让,不得擅自许可他人使用。
三、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将第三届亚冬会的名称、会徽、吉祥物标志作为商标使用或申请商标注册。
四、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予以处罚:
(一)未经组委会批准并取得《标志使用许可证》,擅自在商品上使用第三届亚冬会名称、会徽、吉祥物标志的,责令其停止使用,并视情节轻重,处以人民币五百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二)未经组委会同意,擅自以第三届亚冬会名义从事各种经营活动或在经营活动中使用第三届亚冬会名称、会徽、吉祥物标志的,责令其停止使用,并视情节轻重,处以人民币五百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三)转让或擅自许可他人使用《标志使用许可证》的,没收其非法所得,收缴该《标志使用许可证》,并视情节轻重,处以人民币五百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四)伪造《标志使用许可证》的,视情节轻重,处以人民币五百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五、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执行,至组委会撤销之日起失效。
附件(略)



1994年4月26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在全国部分地区开展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在全国部分地区开展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的通知


卫办疾控发[2002]9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为巩固我国无脊髓灰质炎证实成果,进一步消除免疫空白人群,我部决定于今冬明春继续在全国部分重点地区开展强化免疫活动。为组织好此次强化免疫活动,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此次活动的组织和领导,并积极争取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保证必要的经费投入。
二、各地要根据《2002/2003年度全国部分地区开展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详见附件),制定本省的具体实施计划并严格执行。
三、各地要集中人力、物力保证强化免疫活动的质量。认真做好宣传动员,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每名适龄儿童尤其是流动人口中的儿童都能得到免疫,严防强化免疫走过场。
四、各地在活动结束后,要及时进行工作总结,并将强化免疫活动开展情况书面报告我部。
五、此次活动所需疫苗由我部提供,具体分配方案另告。
为掌握活动开展情况,届时我部将派专家组赴相关地区参加现场具体工作。

附件:附件:2002/2003年度全国部分地区开展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


二○○二年十月十五日